688.png

桩功要怎么站才能快速得气
 
中华武术流派众多,功法纷繁复杂,但在众多功法训练中,站桩却屡被提及,而且被誉之为“练功之首”。站桩到底有何独特之处,能深得各武术门派的重视,它又对技击有何重要作用?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站桩的内涵。
 
一、站桩动作要领 
 
首先,一个位部一个部位检查起来,两足要平行,与肩同宽,两膝微屈,髌骨与足尖呈垂直线,含胸收腹,两髋内收,提肛坐臀,两臂抬起置于胸前呈一椭圆形,两手手指相距30cm,颈肌放松,下颔微收,头顶似一线悬空,两眼轻闭或露一线之光,口轻合,舌抵上颚,以鼻自然呼吸。
 
二、站桩意念活动
 
站桩意念活动是的核心内容,具体要求是内视于假借两个方面,但以内视为主,假借为辅。 杨飞鸿博士认为,若站桩没有意念,傻傻地站,就很浪费时间,不如去跑跑步。
 
所谓“内视”,是把注意力拉到自己内身,指从手部开始体会热、胀、麻的感觉,谓之“立意”。将此感觉进一步体会加强就叫“意守”要在意守的基础上,将热、胀、麻的感觉引导到前臂、上臂、肩、胸、背、腹、大小腿、足,此过程谓之“用意”,立意、意守、用意统称为“内视”,三者关系密切,相互为用。
 
出现热胀麻的反应是练功的第一阶段,但全身感觉尚不均衡,一般规律是上半身比较明显,下半身则差一些。此时要用意加强下半身,使全身的感觉达到均衡。此阶段可立意于两足,胀麻感由两足向上延伸,上下结合较易呈现全身感觉的均衡,进而就能体会到全身轻松舒适,安逸欣快,杂念减少,物我两忘,此为第二阶段练成。 
 
站桩的高级阶段,只要练功者稍一动意,周身即有暖流运行,真气充沛之感,功夫高深者还可将真气发放至体表。 杨飞鸿博士曾经在道家洗髓功网站上发表过一篇文章,提及体内真气随呼吸时运行,在皮肤表面还可以看到的,由无形往有形的变化。
 
所谓“假借”,即是意念借助外部景物,达到精神放松,心旷神怡之境地,从而与“内视”结合起来,以取得更好的效果。假借的内容如自感身居星空夜静、空气清新的草原或幽谷之中,或置身处于细雨绵绵轻落头顶,徐徐而下直落足跟,也可想象置身在微波荡漾,温度适宜的水中,也可想象置身独立于一望无际的海边,并有微风吹拂等等。假借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描绘而成,这样易获得成功。
 
“内视”与“假借”要结合使用,一般开始练功可现练假借,并以此安定心神,将自身置于舒适欢欣的境地,接着就进行内视。也可先行内视,待热胀麻感出现后,再适当配合假借,以免过于集中内视。 
 
假借景物要选择一种,万莫今天这种,明天那种,以免影响条件反射的形成。假借和内视密切联系起来,要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,但每次练功应以内视为主,假借为辅。 
 
三、站桩练习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 
 
(一)基本原则 
 
1、安静:思想安静,环境也要安静。 若习者懂得一些道家安神的咒语,可以心中默念三遍,五遍或七遍,念金光神咒也可以,这是极重要的一步,因为有一些人来找杨飞鸿博士指导,就是站桩前未护身,站桩功夫浅是没事,到了高阶后,易遇走火入魔,越站身体越差。
 
2、放松:精神思想放松,放松方法可以使用“三线放松法”,将身体分为两侧、前面、后面三条线,自上而下逐次进行放松。第一条线:头部两侧—颈部两侧—肩部—上臂—肘关节—前臂—腕关节—两手—十指;第二条线:面部—颈部—胸部—腹部—两大腿—膝关节—两小腿—两脚—十脚趾;第三条线:后脑部—后颈—背部—腰部—两大腿后面—两小腿—两脚—两脚底。
 
先注意一个部位,然后默念“松”,同时注意离开这一部位,再默念“松”,从第一条线开始,循序而下,待放完第一条线后,放第二条线,再放第三条线,在一定部位的“止息点”轻轻意守一下。第一条线的止息点是中指,第二条线的止息点是大脚趾,第三条线的止息点是前脚心,每处约止息1-2分钟。当三条线一个循环放完后,再把意念集中在脐部,轻轻地意守,保持安静状态。 
 
3、坚持:要有信心和决心,坚持锻炼。 
 
(二)注意事项 
 
1、饱腹饥肠,身体疲劳,病情严重或体质过于孱弱者不宜练此功。 
 
2、功中出现前后左右摇动,轻者可任其自然,严重者可暂停练功或将两足距离加宽,以增加稳定程度。 
 
3、选择安静和空气清新的环境,注意增减衣服,防止着凉。 
 
4、做到心神安宁,意不露形。要使全身轻灵浑然,想象全身气血流畅于各经脉之中。 
 
5、女性在经期要停功。 
 
四、站桩功法原理及作用 
 
1、拉伸脊椎,练就龙骨。 
 
从生理解剖图来看,人的脊椎呈“S”型弯曲,这是人类长期直立行走而形成的生理弯曲,若想回归祖先的力量、灵敏和速度,就要将之拉伸。站桩时,两髋内收,臀部下坐,下颔微收,同时头顶似一线悬空,就可将脊柱拉伸。此时摸一下腰部脊椎,就会发现生理弯曲不见了。再摸一下颈椎,会有一根大筋挑起,此时的脊椎已成一条直线,我们称之为“龙骨”。 
 
练就“龙骨”,可以增强脊椎的柔韧性,使得上身与下身不会因腰椎的生理缺陷而产生断层,从而使全身之力连为一体,局部发力即可引发全身之力,在武学中称之为“浑身无处不弹簧”。用劲时可连绵不绝。
 
2、浑然一体,练就“六面八方皆是劲”。 
 
站桩,并非是一站到底地站死桩,而应练就一身“六面八方皆是劲”,这是当年教授杨博士的白鹤拳蔡老师一直强调的。当两臂呈椭圆抱球状时,肘部要有外扩之意,使得双臂之间如同有一气球向外撑的充实感,称之为左右横撑力;背有后靠之意,手臂有前伸之意,形成前后抵力,称之为前后抵靠力,颔微收,头略顶,两髋回收,臀部下坐,形成上下拉伸之势拉直脊椎,称之为上下拉伸力。身体处于这六面之力的作用下,血气运行的速度就会加快,自感浑身上下充实一体,收功后应神清气爽,愉悦之情油然而生。 
 
需注意的是,用力并非肌肉收缩之力使然,它是全身筋骨拉伸与血气运行结合自然产生之力,练习时全身应保持放松,不可有肌肉紧张感,用意不用力是诀窍。不过这松与不松,初学者最难把握,要勤加练习体悟之。
 
3、培元气,通经络,练就意气合一。 
 
气的涵义颇广,概括言之,一谓物质,一谓功能。以自然而论,宇宙间的万物生长、发展与变化,都赖于气的运动。以人体而言,气既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,又是脏腑生理活动的菜单现。人体之气可分为“先天之气”与“后天之气”
 
。“先天之气”即元气,它生于先天精,藏于人体命门,是生长发育和各脏腑活动的启动因素。“后天之气”有宗气,营气、卫气、脏腑之气。宗气是由自然界的大气和经脾胃消化水谷所得精气结合而成,具有推动心脏行血、肺脏敷布的作用;营气来源于水谷精微,行于脉中,具有营养周身,化生血液的作用;卫气来源于肾脏,布于体表,具有固阳于内,抵御卫外的作用;脏腑之气,禀赋于先天之气,又赖于后天水谷精微的营养而发挥各脏腑的自身功能。元气充沛,则后天之气得以资助,从而脏腑协调,身心健康。在练习站桩时,肾中之精即先天之精受到后天之精的荣养,元精益固,元气自充,从而起到培补元气的作用,这个过程也被称之为“炼精化气”。 
 
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统称,它遍布人体全身,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。站桩的练习可以调和人体经络的气血,起到通经活络的作用。当功夫练到一定程度之后,可以通过“心息相依,以意领气”的锻炼,随心所欲地“意到气到”某个部位或脏腑,从而练就“意气合一”。 
 
4、拉筋伸骨,增加全身生理活动范围。 
 
在技击中,若要动作到位,劲道顺畅,须有良好的身体柔韧性作基础,这样在做技术动作和发劲时才不会感到肌肉和韧带的阻碍。站桩独特的姿势使全身的肌筋都因骨骼的伸展而被拉伸,无形中锻炼了全身的柔韧性,增加了肌肉、韧带和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。在搏斗中常能在普通人的生理活动极限中发出力道反击对手。 
 
5、上虚下实,稳固下盘。 
 
站桩要求练习者上虚下实,即上元(肚脐以上)轻虚,下元充实。练功时姿势的重心要放在脐下,此时身体才能稳如泰山,舒适自然。气息要求气沉丹田,从而使下元真气得到充实。待日久功深,下盘会随元气充足而逐渐稳固,最终产生落地生根的功效。
 
在练完“道家洗髓功”之后,杨飞鸿博士也通常会要求练习者再站个桩,将所练出来的内气再回收到身体,可以增加自身的能量,也正是一日练习一日功,一日不练十日空。
 

许多加入杨博士能量调理群的好处,都已经在网站上有很多介绍了。详情可以【点击这里】,进入了解。

681.jpg

142.jpg

155.jpg

106.jpg